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3:05    次浏览
12月30日,寒风夹雪,哈气成霜,百余年的老建筑,中东铁路局旧址——现哈尔滨铁路局办公大楼,素装披身,仿佛一座可以随时封闭的银灰色城堡,尽显沧桑。记者来到这个被当地百姓称为“石头房子”的地方,希望全面了解取消旅客出站验票改革的决策、变化过程。从客运处采访结束后,记者提出需要向收入处核实客运收入变化情况,闻讯赶来的铁路局宣传部长面露难色,几经向铁路局主要领导请示后,以铁路收入数据涉及企业秘密不宜公开为由,婉言拒绝记者的采访要求。铁路放开出站口是一项面向公众的改革举措,是否可以说放就放,说收就收?需不需要向社会公示,听听公众声音?当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,应该如何掌握平衡?从当初主动邀请媒体搞宣传,到如今以保密为由拒绝接受媒体专访,铁路部门态度大逆转的背后,究竟有什么样的难言之隐?虽然这些追问未能得到铁路部门的回应,但在记者的再三坚持下,还是与一位自称受权代表铁路局的官员,进行了一次关于拒绝受访的对话。新华社记者:为什么当初积极对外宣传报道,现在又拒绝接受采访?哈尔滨铁路局:取消旅客出站验票,是哈尔滨铁路局内部积极的试验性探索,是一个改革方向。当时得到了百姓和旅客的认可,但随着时间推移和这项工作不断进展,我们感到这里有许多问题,特别在漏收方面问题突出。这项工作牵涉到企业和旅客的关系。目前我们绝大多数旅客是很自觉的,素质很高,能够遵守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,但个别旅客不讲诚信,如果我们过多去批评旅客不诚信、恶意逃票等问题,势必带来更多旅客对企业产生反感和质疑,会产生不必要的舆论、舆情。如果产生大范围舆情,对铁路影响将是非常大的,如果因此损害了铁路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,我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。新华社记者:如何看待取消出站验票的执行情况?哈尔滨铁路局:我们加大了出站口的抽检力度,减少客票的流失。新华社记者:取消旅客出站验票政策还在执行吗?哈尔滨铁路局:没有任何一个电报说终止这项服务了。这件事我们还不成熟。新华社记者:面向公众的改革不能成为秘密,一项不成熟的改革为何推向社会?哈尔滨铁路局:这个政策还在执行。我们还在摸索。我们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摸索过程,还需要数据的支撑,不能说这改革是头脑一热,在这探索过程中可进可退。新华社记者:改革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,为何不能向公众说清楚?哈尔滨铁路局:改革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、新问题,如果改革中遇到的每个新情况都让社会去评价评论,改革就很难按最优化方式去实施。因为未必每个评价评论者对这个事物本质都了解。如果更多产生舆情,可能对改革不利,舆论可能会左右改革。新华社记者:增加改革开放度和透明度的压力是什么?哈尔滨铁路局:大量恶意逃票、甚至打骂列车员、出站检票员的现象存在,如果这些人在网上恶意炒作的话,我们不但要承受现实压力,还要承受网络压力,这种压力,不但我们管理人员受不了,一线职工也受不了。